阅读量:52        09-21       作者:
《羊了个羊》近期大火,一度成为老少皆宜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这让小博想到了前些年的一些事情……
想当年
“防沉迷”没防住孩子游戏成瘾,家长投诉获准封账号1年
《王者荣耀》被家长投诉,出版最严防沉迷
家长投诉: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多个账号绕过防沉迷系统
家长怒批游戏是精神鸦片!
此次《羊了个羊》,我觉得除了年轻人在玩,其中不乏这些曾检举游戏的家长……
以上,小博觉得游戏,本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娱乐,如果游戏不具有“成瘾性”,那便很难达到让绝大多数人放下心事投入其中的效果。因此,在面对游戏的诱惑时,我们与之相对的,就是要拥有自制力!羊了个羊与王者荣耀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存在?无非就是更为简单的操作,让男女老少都能快速上手,且逻辑简单,对于那些曾说游戏有毒的家长们,也是跟风尝试了一次又一次。就好比《消消乐》,虽说并没有这么疯狂,但是身边的很多家长都是几百关起步。
要说一个最明显的例子,那就是小博的女朋友,她从不玩游戏,逻辑思维也比较差,对于电脑、游戏这种更是一窍不通,毫无悟性,曾经也因小博下班回家和朋友开黑而大吵大闹。但是她这几天就在我眼皮底下,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羊了个羊。
在此,小博想说,很多游戏并不是只有年轻人或者小孩子们有瘾,而是《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等游戏的操作门槛很高,一般家长并不能轻易上手。如果《和平精英》和《羊了个羊》一样简单的操作逻辑,我相信它会挤占大量的《消消乐》市场。更何况少年们尤其是男生,喜欢游戏中带来的成就感,喜欢网络世界中的新鲜感,喜欢虚拟世界中不一样的存在感,这太正常不过了。
游戏与毒品在成瘾机制上有着相同点,但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将游戏比作“精神鸦片”“电子毒品”有些言过其实,比作“电子吗啡”“精神麻醉剂”可能更合适些。作为止疼药的吗啡,确实有一定的成瘾性。但在严格的评估下,按照规范化操作流程,可以用于各种疼痛患者,既能发挥吗啡止痛、镇静的功效,又能防止使用者发展到成瘾的程度,游戏亦是如此。
最后,相比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于孩子们玩游戏的态度,无疑会适得其反,而家长应该积极关注孩子们的思想、情感以及需求,也要增加心理健康以及网络教育相关内容,同时配合政府所出台的相应政策,如限制游戏市场增长速度,规范游戏研发规模等,最大程度地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