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496        09-21       作者:
财政收入是政府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财政收入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政府各项职能的发挥和政府各项政策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对私人资本获取利润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从总量上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状况,从结构上影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动方向。此外,财政收入也会对居民的收人水平、生活状况、经济利益等产生显著影响。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也称政府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政府为实现政府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政收入是指各级政府所支配的全部资金,其范围与政府收入一致,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狭义的财政收入通常指预算收入。
二、财政收入的原则
1 发展经济,扩大财源
组织财政收人的根本原则是发展经济,扩大财源。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可支配的资源也随之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亦会增加。实际上,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取决于国民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国民收入的切实增长有赖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应着力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就业。同时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 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在我国,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在国民收入确定的条件下,国家的财政收入和企业、个人的收入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企业、个人作为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应该保证其合理利润的留存和正常消费的需求。只有在满足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合理的负担能力限度的前提下,国家的财政收入才能获得稳定而持续地增长。要达到兼顾三者利益的基本要求,就必须注意选择和运用兼顾三者利益的方法、政策。从财政收入的角度看,主要是税种的设置、税率的确定。它影响国家收入的数量,涉及各种经济成分和个人的利益分配格局。
3 所有社会成员的负担要均衡
国家财政收入的取得要使缴纳者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缴纳者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能力或收入相同的社会成员应当向国家缴纳相同数额的税收,即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社会成员,二是经济能力或收入不同的社会成员应当向国家缴纳不等数额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社会成员。
三、财政收入的内容
财政收入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和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1 各项税收
各项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镇士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耕地
2 专项收入
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征收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3 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4 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